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经理 >> 总经理发展 >> 正文 >> 正文

山西腐败重灾区又曝惊天腐败

来源:总经理 时间:2021/4/18
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 http://www.hldxc.com/m/

——解析运城制版集团猫腻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这个曾被认为是塌方式腐败的典型地市,继两任书记落马后,又被媒体曝出:全球最大的凹印制版企业——山西运城制版集团是如何从地方国有绝对控股演变为企业高管控股的丑闻。

山西省运城制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制版集团”)是由原二轻企业运城地区制版厂年前改制而来,根据原运城地区制版厂产权界定协调组于年2月21日向原运城地委行署提交的《关于运城地区制版厂产权界定的情况报告》(运署经字[]第20号)认定制版集团的产权界定结果为:制版厂占80.82%,职工股占10.57%,其主管部门运城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以下简称“运城市联社”)产权占8.61%。该文的最后盖章单位为运城地区经济委员会、地区财政局清产核资办公室、地区地方税务局。(见证据1、2)

原运城地区经委于年7月20日颁发的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书显示,制版集团的净资产总额.8万元,其工商登记资料显示的注册资金至今还是.8万元。(见证据3)

制版集团现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制版企业,在国内和世界各地设有多家分、子公司,在全球高中档凹印制版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相关财务资料显示,仅在年,其归属少数股东权益就达5.3亿元,年前三季度公司利润总额4.亿元,其总资产坊间传闻已达数百亿元规模,。这其中原制版厂厂长、现制版集团董事长刘克礼功不可没。

但是,仅到年7月,制版集团的股份结构已演变为运城市联社1.2%、运城地区制版厂集体资产基金会9.20%、运城地区制版厂职工合股基金会5.03%、运城制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合股基金会5.35%、刘克礼等个自然人79.22%(其中刘克礼个人股份高升至23.%,成了第一大股东,其持股额高达.万元,程丽华等企业高管持股额从数百万元到万元不等)。此股份结构至今未变。(见证据4)

运城制版集团的股份演变没有经过和企业改制、产权界定相同的审批程序,严重背离了合法的产权界定结果。

一、运城制版集团应为国有企业而非集体企业

根据《关于运城地区制版厂产权界定的情况报告》认定:运城制版厂是由运城市联社于年全额出资兴办的集体企业,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法定原则,运城制版厂应由运城市联社所有。

据媒体报道,运城市联社当时投资制版厂的资金来源是市联社统筹全市各二轻集体企业的上缴资金,此类资金如同税务部门的税收是财政收入一样,所以说制版厂的建厂资金如同财政资金。其在年建厂时之所以办成集体企业是由当时的用工制度等历史原因造成的。

运城市联社是政府所属的正处级部门,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全额事业单位,其领导班子由党委政府任命,经费由财政拨付,以此推定运城市联社拥有的制版厂的资产应是运城市政府所属的国有资产,。这也是运城制版厂改制由经委、财政局、税务局三家政府部门主导的原因。

综上所述,运城制版厂应该是全体运城人民所有的集体企业,是运城市的地方国有企业,而不是运城制版厂名职工所有的小集体企业,更不是刘克礼等企业高管所有的私有企业。运城制版厂和制版集团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有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产权界定结果,运城制版厂和市联社在运城制版集团共占股份89.43%,所以说运城制版集团是国有绝对控股的企业。

二、运城制版集团的股份演变过程

1、在年的改制中,当地政府为扶持运城制版集团发展,尽量让利于企业,市联社仅占股份8.61%,折合资产万元。但是刘克礼当年7月就和当时的联社主任李思科,严重违背企业改制程序,置产权界定结果于不顾,违法签订了产权界定补充协议,确定联社在制版集团资产为万元,占总资产的1.2%,而且不参与董事会、不参与经营,每年给联社上缴万元。(见证据5)

刘克礼、李思科仅此行为就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万元,如按现在的数百亿元资产和利润计算,国有资产流失更加触目惊心。

这一重大问题在运城市审计局年的审计报告中已经认定,而且据有关媒体调查证实,运城市政府和有关部门至今未有任何整改。(见证据6)

李思科主任此次主动放弃了做为法人股东的权利和企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为制版集团的股份非法演变打开了方便之门,是否涉嫌失职渎职?背后是否有更深的黑幕和更大的推手?这些疑问有待纪检委等有关部门的调查来解答。

产权界定补充协议第一条原规定:联社在制版集团有股份万元,占总资产的1.2%。不知何因将“总资产”改为“净资产”,改动处仅盖了制版集团的公章。一字之差,涉及利益天壤之别,难道制版集团在改制时隐匿了5亿元以外的资产?还是认为以后不管企业发展多大,5亿元净资产以外都和市联社无关?李思科对此竟然视而不见。

2、制版集团非法侵吞了市联社7.41%的股份后,原运城地区经委于年7月20日为运城制版集团颁发的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书中,对市联社的万元股份予以确认。(见证据3)

该登记证书同时确认企业总资产总额.4万元-企业负债总额.6万元=企业净资产.8万元;企业劳动者集体所有资本额.8万元+市联社资本额万元=集体资产总额.8万元,集体资产占企业净资产比例为93.17%。其余万元未做确认(.8万元-.8万元)。

这样,原运城地区经委于年7月就私自推翻了其当年2月联合原地区财政局清产核资办公室、地区地方税务局做出的关于制版集团的产权界定结果,而且偷换了“企业劳动者集体所有”和“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系统企业劳动者集体所有”的概念,非法将后者的巨额利益界定给了前者,可见幕后黑手能量之大。

3、原运城地区行政公署于年11月6日做出《关于山西运城制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整股权结构实施方案的批复》(运署函[]第28号),文中第二条“同意把属于制版厂劳动者集体所有的股权的70%,出售给集团公司员工……”,这是否制版厂职工还要再出资购买属于自己的股份?(见证据7)

第三条“集团股东出售股权的收入和分配的红利属集团股东所有,在公司资本公积科目中单列”。这是否制版厂职工集体所有的收入和红利要永远放在账上?

第四条“调整股权结构要依法规范操作,坚持按现值出售与购买,保证集体资产不流失”。这又和第二条“在置换股权中,可对员工实行优惠,员工一次性购买到位的优惠30%,员工用现金购买的再优惠10%”的规定矛盾,优惠了资产就会流失的。再说员工购买股份除了用现金还能用别的吗?

此批复未提及运署经字[]第20号文,也未采用运城制版集团的产权界定结果。

4、山西省人民政府于年12月19日做出《关于同意山西运城制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和股权调整的批复》(晋政函[]号),将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书中的集体资产.8万元确定为运城地区制版厂集体资产基金会所有,而非产权登记证书和运署函[]第28号确认的企业劳动者集体所有。

此文批复制版集团股权调整后的股本总额为.8万元,每股面值1元,计.8万股。其中,制版集团职工合股基金会占股64.38%,制版厂集体资产基金会占股27.59%,制版厂职工合股基金占股5.03%,运城市联社占股1.2%,运城地区解州铝厂占股0.6%;临猗化工总厂占股0.6%;芮城制药厂股本0.6%。(见证据8)

5、制版集团于年6月采取股东会决议、设立公司章程的形式,在公司章程第17条对制版集团股份进行了重新分配为:制版厂集体资产基金会39.26%、制版厂职工合股基金会5.03%、制版集团职工合股基金会4.8%、市联社1.2%、解州铝厂0.60%、临猗化工总厂0.60%、芮城制药厂0.60%、刘克礼等个自然人47.91%。此股东会决议和山西省政府对制版集团股权调整的批复不尽相同。(见证据9)

据媒体报道,芮城制药厂等3个企业作为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实际未出资,其股份是空挂的。

制版集团持股的3个基金会是如何设立的?是否经有关政府部门审批?其股权资产出售收入等财务收支是否合法合规?这些疑问有待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来解答。但据媒体报道,运城市联社、经贸委、国资委和财政局,均与这些“基金会”无业务关系。

这3个基金会均无公章,其在股东会决议的签章都是代章,制版厂集体资产基金会盖章“山西省运城地区制版厂”,法人代表刘克礼;制版厂职工合股基金会盖章“山西省运城地区制版厂工会委员会”,法人代表程丽华;制版厂职工合股基金会盖章“山西运城制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秦海龙。刘克礼程丽华、秦海龙都是制版集团的高管,尤其是刘克礼本人亲自担任本应由市联社管理、也是资产最大持股最多的制版厂集体资产基金会的法人代表。同时这3个基金会的实际控制人都应是刘克礼,这就为将基金会的股份私有化埋下了伏笔。(见证据10、11)

6、为配合制版集团的工商变更登记,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于年7月13日向山西省工商局提交了《关于运城制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制情况的报告》(运改发[]2号),文中提到了年由原运城地区经委牵头对制版厂的产权界定工作,但不采用《关于运城地区制版厂产权界定的情况报告》结果,而是表述为:“……对改制时暂定为制版厂集体资产基金会的资产进行了产权界定:将98.71%资产界定给该企业劳动者集体所有,将1.29%资产界定给运城地区联社经济组织范围内劳动者集体所有。”经测算,此资产为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书中集体资产总额.8万元,98.71%即.8万元,1.29%即万元。

该报告中还提到:“为了做到集体资产不流失,原行署要求企业依法规范操作,坚持规范出售与购买,并明确了集体股东出售股权所得仍属集团股东所有,其出售股权的收入及其分配的红利在公司资本公积金项下单列。并责成地区体改委负责指导帮助企业完成创新机制的二次改制。”但据媒体记者的调查,运城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没有一家知晓制版厂集体股权出售的收支情况,更谈不上监管。该体改委再次将国有资产界定给小集体所有,反而成了“创新机制的二次改制”。

该报告最后“同意以集团公司董事长刘克礼为首的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各级经营层和技术骨干直接登记为自然人股东”。(见证据12)

随后,运城市政府办公厅也于年7月18日向山西省工商局报送了《关于运城制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省政府晋政函[]号批复有关问题的函》,其核心内容是对省政府的批复进行变动,同意“刘克礼等名持大股员工直接登记为自然人股东,其所持股份为.59万股”。(见证据13)

山西省工商局依据上述两份文件完成了对制版集团的股份变更登记。

值得疑问的是,运城市体改委和运城市政府办公厅未经山西省政府同意,有权改变省政府对制版集团股权调整的批复吗?答案是否定的。看来依法行政的路还很长。

7、年7月,制版集团通过了年第一次股东会,对公司章程第17条进行了修正,又一次将公司股份结构变更为:制版厂集体资产基金会9.20%、市联社1.2%、制版厂职工合股基金会5.03%、制版集团职工合股基金会5.35%、刘克礼等个自然人79.22%(见证据4、11、14),

并完成了工商登记,至今未变。制版集团此次股份变更,是否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而知。

至此,制版集团中国有股份占比从89.43%降为10.40%,降幅高达79.03%;全体职工股份占比从10.57%升为79.22%,而刘克礼个人股份高升至23.%,成了第一大股东,其持股额高达.万元;程丽华、赵一龙、牛毅、王丹平、张红梅等5人股份分别升至3.6%,其持股额分别高达万元;其他高管人员持股额从数百万元到0万元不等(见证据4)。

年,运城的职工月工资平均水平仅五百元左右,而刘克礼他们通过侵吞国有资产已经成了亿万、千万、百万富翁,而且将国有的制版集团非法私有化迈出了扎实的关键一步。

8、在年的股份变动过程中,刘克礼将芮城制药厂等3个企业分别持有的万元股份非法无偿转让给赵一龙、程丽华、牛毅等三名亲信高管,此举是否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犯罪,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认定。(见证据15、16、17)

9、在年的股份变动过程中,作为制版厂集体资产基金会法人代表的刘克礼,也是未见评估和审批程序,分别将.万元和.万元股份有偿转让给制版集团职工合股基金会和李金泉等个自然人,其中刘克礼受让.万元,其他高管人员出受让额从数百万元到1万元不等(见证据18、19、20)。

这1.5亿元的资产出让收入是应该上缴市联社和财政的,而刘克礼他们是否出钱不得而知,只得期待有关部门的调查落实。

三、刘克礼将制版集团私有化的具体体现

1、年8月出生的刘克礼,年逾七旬,60岁就早应退休,但至今毫无退休之意,严重违反有关政策法规,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无人过问,已经默认了制版集团的私有化。

2、刘克礼力排众议把其儿子刘武强扶上总经理的位置,下一步应该是董事长不二人选,把国有企业当成了家族企业,搞开了世袭制。刘武强是非股东的董事兼总经理,而市联社是非董事的法人股东,这也太不正常了。

3、制版集团注册资金从年成立至今20年未变,其股份结构从年成立至今14年未变,其目的令人匪夷所思!

(以上均见证据21:山西省工商局的企业信息查询单)

运城市体改委和运城市政府办公厅为使刘克礼将制版集团的股份私有化,在工商部门变更登记时,均撇开企业主管部门,违规向省工商局行文。其内容和省政府、原运城行署对制版厂股份改制的批复以及原运城地区经委、财政局、税务局的产权界定结果严重相悖。其幕后操手是谁?究竟是谁为刘克礼的涉嫌违法犯罪行为撑腰?

众所周知,山西是塌方式、系统性腐败。运城虽然两任书记落马,但运城腐败的盖子远远没有揭开,山河依旧,老虎仍在,人们愤愤不平,所以才又曝出运城制版集团的丑闻。吁请中纪委再杀回马枪,还百姓一个朗朗的晴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jiadicar.com/zjjfz/6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