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人物介绍
?姓名:李一尘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工作单位: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职位:总经理助理?工作年限:25年职业生涯人物访谈问答环节
1、您当时求职时可供选择的具体岗位有哪些?最后选择本岗位的原因是什么?
95年的时候应该说学校毕业找工作跟现在的情况应该不大一样,当时没有面招,校招这种大型的招聘。大多数还是有一些分配性质的工作,就是学校跟一些事业单位会有一些联系,会帮你投递一些简历,单位觉得可以的话会有一个简单的面试。一般如果通知你参加面试的话,基本上都会被录用。关于可供选择的具体岗位,其实刚刚去到一个公司的时候是不清楚的,到一个企业他们会看情况再帮你做一些分配,所以说最终选择本岗位,其实不是我选择,而是被选择。
2、公司或单位对刚进入该工作领域的员工是否提供了培训,培训了哪些方面?您认为这与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有什么异同点。您觉得它们的关联大吗?
这个要看你的工作岗位和你的企业,因为在企业中,一般正常一个员工,哪怕是多年前,企业也会对你进行一个基础的培训包括入职培训。因为你一个新员工,不管是学校毕业还是外来招聘的职员,一个企业基本的制度规章都需要基本的了解,那么接下来会对你的一些基本的技能,包括对这个岗位相应的技能进行培训。但是因为现在都是从文员开始,所以基本的Word、Excel包括PowerPoint都会有基本的培训。其实学校学到的东西能用到10%到15%已经很多了,大多数我们学习的一些知识都是老旧的知识,跟实际的情况有很大的脱节。包括在学校里学到的一些货代知识,跟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区别的。因为大学本来就不是一个职业性的培训,所以它们很多还是偏理论的,最多是教你一些方法论,包括一些思维思路上的方法。关联是有的,但是并不大,很多时候是靠学生或者员工自身的一个悟性,包括自身的一个学习能力。其实学习这一块并不是说你从学校毕业了就结束了,而是一个开始,进入公司学习的东西更多。
(Q:您进入公司后面对新的知识与环境是否有很大的冲击)
这个肯定会有的,特别是一个新的学生,你刚刚上来什么都不知道,如果这个企业相对它的岗位有时候做得不是很细致,就有一些东西需要你自己去领悟,或者有一些正在发展的公司。比如说我大学刚毕业时进的一个企业它原本是一个刚刚成立两三年的企业,可以说是幸运,因为你可以接触到很多不同的岗位。你想如果是一个初创企业或者是一个新的企业,他的岗位需求不是那么明确。比如说,文员可以去做单据、去打单子。那个时候你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做很多事情,甚至可以代部门经理签字、跟客户联系。你学到和接触到的东西就会很多。但反过来说,你刚刚上来就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心里会有一些没有底气,就包括你跟客户打电话。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如果你对具体情况其实都不是很了解的话,你跟客户打电话包括跟人的沟通,一个是成年人之间的,社会上人们之间的这种沟通跟学校里的那种沟通还是不一样的。另外一个就是这件事情你要能说清楚,要理解对方,并且让对方理解你还是很关键的。特别是一个学生,你跟一个客户或者是在职场上待了很多年的前辈打电话,人家一听就可以听出来你是一个新手,情况并不是很了解,但是你需要解决问题。这个时候碰到的挑战会比较大。但是这个没办法,只能靠自己去过这道关。因为没有人会教你,公司或者企业不可能培训你怎么去跟人家沟通。这个很难,这是最大的挑战,要学习沟通。
3、您在现在这个岗位上,每天都做些什么?一个典型的工作日是什么样子的?
以前做员工的时候,每天的工作比较机械,重复劳动。比如说单据录入,处理单证或者是签发急单,因为我们是海运相关的,跟你们学的专业也是相关的。我以前主要是负责签急单的,一个是接受客户订仓,一个是帮助客户处理急单。这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基本上都是轮班,每周一班,每周就是这些事。周一周二开始订仓,周三周四准备上船,可能下周一二船开了以后就准备签单,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所以说一个典型的工作日,对于员工来说是基本没有可以施展的空间的。就是完全按照sop这个标准的流程来做的。这是一个普通员工的典型流程。但是如果你岗位不断调整的话,你可以想象的空间包括你施展的空间就会变大。管理岗位跟普通员工的岗位就不一样了,因为管理岗位要组织这个部门完成这个部门所有的下属员工也好、主管也好,他们需要落实的工作、检查是否完成之后还要有一些新的思路,包括配合企业开展一些新的业务。所以说每个岗位情况都不一样,一个典型的工作日员工跟管理层是不一样的。管理层可能看上去他在那边待着,但是他可能在想一些问题,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企业不光是需要做事的,还需要想事的。
4、您认为做好本行业的工作应该具备什么知识、经验、技能?我们现在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高这些技能或素质,以便日后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胜出,您能给予一些建议吗?
现在看起来英文好像还是比较重要的,倒不是说为了英文好与人家沟通,因为现在普遍的上海学生,基本上英文水平都还是可以的。包括一些跟外界的沟通、邮件往来,这个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关键是英文可以帮助你了解一些国际上的行情,包括看一些网站、一些更前沿的知识。因为有时候我们学校的教材,包括一些理论在平时的工作中其实派不上太大用场,因为很多企业都是实战型的,而且情况在不断地变化,不管是涉及到一些国家的政策法规包括海关的一些政策法规不断的会有一些调整。所以说我觉得最大的技能还是学习能力,不管是学习英文,还是金融方面,包括管理类的知识。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心理学,我觉得比较重要,因为个人沟通其实是企业里面不管是员工还是管理层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所以说我觉得一个是英文,一个是心理学,这两块不管是对一个员工还是管理层都比较重要。因为我们不管怎么说在我们这个行业,还是涉及到外贸的,英文这个最基础的东西肯定是要过关的,那么另外一块就是与人的沟通。英文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沟通工具,因为我们接触到的不管是外企啊,还是外商都会多一点。那么你沟通良好对企业的发展,包括对自己个人的发展,都是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帮助。另外一块就是心理学跟人的沟通,包括跟同事的相处,跟领导的相处,跟客户之间的相处。这一块儿只能通过社会这个大学重新深造,因为学校里的沟通跟社会的沟通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是说要学的圆滑,而是说要合情合理的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你现在在学校里面,可能你在学生会会组织一些活动,你会发现不管你做什么事情要达成一个目标,沟通是最重要的,要不然你没有组织能力和号召能力,光凭职务、凭身份去号召人家这是没有意义的。首先你自己的思路清楚的同时,你还要把你的思路能够完整地、没有偏差的表达出来,这点很重要。而且同时最重要的,其实是说服对方,这是最重要的。所以说我觉得沟通这个技能非常重要,不管你是做管理,还是你自己个人想要团结其他人完成一项工作,你没有沟通这基本的一项能力,你什么事都干不成。
5、在工作时您是否会遇到一些专业知识储备不够的情况和挑战,是怎么克服的?
这个是一定会碰到的,没有一个人是完人嘛,特别是像我,因为以前是做航运的,现在转型做期货的一些管理业务,这也是物流方面的,但是是跟期货相关的。那对于我们以前从船代出来做货代,现在转到了期货这块类金融的业务,那你首先金融、经济很多东西你都是空缺的。我不知道你现在国航学不学经济学原理,总之很多东西都是要重新补的,不管是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包括金融类的、期货类的书籍。这些知识其实都需要靠你自己后天去补。在工作过程当中一定会碰到专业知识储备不够,那你不可能说我不会或者我就不学了,只能通过学习,一边是通过请教,找一些专家,脸皮要厚,要敢问、肯问,同时也要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要通过一些书籍,从书籍里面补充一些,再在实战中不断地完善。就这两点,没有什么其他的太好的办法。就自己学,再加上问,然后在工作当中实践,这三点。
6、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很多大学生都准备考研,我们的专业是否鼓励考研?您认为考研和工作两条道路选择上的区别差异是怎样的?
我们这两年也会招一些研究生,会跟他们面试。因为现在普遍感觉研究生的水平确实比本科生要高,因为毕竟他成熟,大个两三年,不管是沟通,还是表达能力包括理解对方企业的一些想法,这跟本科生比起来就完全不一样。换个角度,就是我在面试的时候明显是倾向研究生会更优秀一点,这个没办法,因为人家毕竟多读两三年书,经验、谈吐,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不是完全看学历的,所以这一点其实我们自己在企业里面也是在讨论的,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学历重要,但实际上我们还是看能力的。很多时候我觉得你要考研的话,你要看自身的一个条件,或者各方面的:你家庭的背景、包括你自身的一个发展、自己的想法。因为研究生你不管怎么说,应该是有一个方向性的,因本科相对来说,对自己的方向不明确。研究生,你自己的方向相对应该是明确的话,那你觉得你在某个领域里面想深入的做一些研究做一些课题的话,那我觉得你可以去考研。不能说研究生就一定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一定在简历里会被高看,因为同样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我们可能招进来,可能研究生刚刚上来的时候机会会多一点,但是后面我们是看能力的。看你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包括个人的领悟能力。因为有些研究生,他可能觉得学历高,有些事情就不愿意做,一上来就想做管理岗位。但实际上你要知道任何一个人,你没有基础,没有实践的经验,你去空谈管理谈理论,一个是你下面的人不会服你,另一个是你说话也说不到点子上。所以说这一块很难,我作为一个家长来说,当然希望孩子能多读点书,或者说孩子愿意读书的话,家里肯定会鼓励他继续往下读。但是这个东西就要看个人,包括自己是不是读书的料,能不能读得进去。因为我觉得研究生一个是你是不是真的能够读得很好,或者说学得很好,学霸类的我觉得可以去读研究生,因为我们会招一些分析类的,金融行业我们也会找一些做分析做投研方向的,这个时候我肯定会选研究生,因为他会踏踏实实地做研究做分析,那我们是需要一些脑子比较好又坐得住的。很多企业都需要,特别是像现在是大数据时代,数据其实就是以前的统计,在这一块确实能够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就是说企业是需要这样的研究生,所以说往上读肯定会有一些它的机会所在。但是要看你个人的自身能力,如果说你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情商又很高的人,那我倒建议你不一定要去读研究生了。因为你情商很高,智商也不差又积极肯干的话,你在企业里一定会受人喜欢的,刚上来老实肯干的学生不会吃亏的,哪怕多做一点多加一点班,干到后面一定会有好处。任何企业都不会欺负老实人的。
7、当前环境下,您是如何看待该领域工作将来的变化趋势?行业前景如何?
95年我刚进公司的时候,那时候国航还是很吃香的,包括现在海运界国航还是一个很好的专业,特别是在航运业。但是你们错过了一个最好的周期,因为很多时候其实工作也好,人生也好,包括企业、国家、都是在一个周期内的,如果在一个上升周期那就会很好。但是现在整个的货运、航运其实都不是很景气,因为90年代到08、09年的时候,那时候是航运货运高速发展的阶段。不管是航运公司货代啊,不管是做什么,稍微做得像样一点,不管是在职务还是收入,包括原始的第一桶金这方面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收获。但现在也是有机会的,因为航运这一块永远是需要的,而且航运不管怎么说公司的层次永远都是比较高的,因为你要运营一个船公司比一般性的物流企业难度要高很多,不是一般性的企业能够吃得下来一家航运公司的。所以我觉得前景会有,变化也会有,现在都是一个往大的方向去整合。那像你们新毕业的学生或者说在这个行业里面新从业的人员来说,需要一个长期的坚持跟等待。因为一个好的周期已经过了,但不排除会有一个U形或V形的反转。但是现在的市场越来越规范,就是说像国航你会了解到你们有很多学长都会有很多一夜暴富的这种经历,就是在一两年里面在船舶公司里做一些岗位就一夜暴富了,但这种事情应该以后不会再有了,以后应该就是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地在里面做了。但是前景也肯定是有的,这个行业不管怎么说,我觉得未来,包括我们期货未来在行业里面也会有新的品种推出,不管是硬币还是指数,因为航运物流这块是没有什么公路铁路可以取代的,所以水路运输的前景还是很明朗的。但是要想一下子做得很好啊什么的现在的时间节点不是最好的,需要坚持。但物流就大了,物流作为整个国家的一个基础设施,它的概念和想象空间要大很多。航运又只是物流里面的一个环节,就是说任何时候,任何市场都会有机会,但是有的时候人的运气也很重要,碰到一个好的周期可能就好了,碰到一个下行周期你可能就要沉寂一段时间,但是坚持跟等待也很重要。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心得体会
利用假期时间,我们参加了大学生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大会。不曾踏入职场的我们心中都有着同样的疑惑,面对未来也常常有迷茫之感。在采访中,我们同已经工作的前辈对话,向前辈学习,并且获益良多。
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学习历程的开始。企业、职位不仅仅是我们的选择,同样也是被选择的一个过程。刚迈入职场的我们对这些都不甚了解,公司的培训,会帮我们更好地熟悉岗位。基本办公技能、公司规章制度以及职位需求等都在培训内容里,而仅仅接受公司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业务不熟练,专业积累不够等都会让我们缺乏底气,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需要我们了解学习很多,在信息化时代,请教前辈、查找资料都是十分便捷的,最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会想事情同时也要会做事情。
职位不同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就不尽相同。但沟通能力却是任何一个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沟通的工具。英文水平高可以更好地了解国际行情,相关政策等,对外交流也更加快捷高效。具备沟通能力的同时还应掌握一些沟通技巧,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沟通。正如程子晗同学所说: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有意识地锻炼我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使自己的表达简洁精炼,不拖泥带水,同时将自己的意思精准地表达出来。同时沟通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合作,面对这一点,孙畅同学有感而发:好的活动成果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贡献,正如此次活动,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也体会到了协同努力的重要性。
职场竞争愈发激烈,对个人综合能力要求也就越高。是否要考研也是许多同学纠结的问题。面试时面试官会一定程度倾向于研究生,并不是唯学历论,而是在没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学历来大概判断一个人的能力。而一般情况,研究生相对于本科毕业的学生来说会更加成熟、拥有更多的知识。是否考研需要我们综合自身能力,未来规划以及家庭条件后再做决定。学历固然重要,但个人能力才是长期竞争的核心。正如孙畅同学感悟到:学习不能投机取巧,未来职场同样如此,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人才会获得应有的回报。
大数据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同时也加剧了变化。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但是总会有迷茫的时候。耿琪同学说:紧跟时代步伐,注重自我的积累与及时的知识更迭。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努力、认真、默默扎根,充实自我就是最好的选择。
以上就是我综合小组各位成员收获后整理总结出的心得体会。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参与者名单:班级姓名分工备注1国航程子晗组长采访记录内容2国航孙畅组员文字记录整理3国航朱施婕组员心得与感受4国航耿琪组员PPT制作END来源:交通运输学院
审核:黄大为
编辑:庞明珠
职协出品,必属精品!快来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bujiadicar.com/zjjfz/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