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经理稍稍停顿了一下,举起酒杯说:“我敬各位一杯,我们公司就是个大花园,各位就是这个花园里的名花珍树。名花珍树不可能一年四季时时开花结果,我只能耐心地等待你们开放。”
宴会上一片掌声。
作者感言:故事里的总经理,深谙企业管理,更是识人用人的高手。他不象有些官员和经理,一上任就急三火四地整顿治理,弄得单位鸡飞狗跳。他不急不躁,耐着性子在工作中观察了解,用了半年时间,找到了企业“用人不当,管理混乱”的结症。于是,他一反往日的温文尔雅,力排众议,果断出手,对公司的管理机构进行了彻底改革,实现了管理层的大换血,为企业振兴注入了生机。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他的识人用人之道。那句“耐心地等待你们开放”的形象比喻,道出了识人的一条道理:对人的认识是需要时间的。
我们说这则小故事,就是想借那句形象的比喻,说说认识人为什么需要时间。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级动物,人只能通过他者的外在表现来认识和评价他者,他者有一个表现过程,认识者也有一个观察了解他者的过程,这个过程绝不是一两天或一两周内就能办得到的事情,它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原因有三:
原因一:人的“言行不一”为识人增加了难度。就一般意义上说,尽管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和他的内在思想是基本一致的,但在生命的具体流程中,内在思想与外在言行的不一致性,甚至完全相反,是人类社会常见的现象。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甚至口蜜腹剑的人,到处都有。出于某种目的或需要,有意奉迎自己讨厌的人,甚至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与信仰不同、观念不同、情趣不同的人亲切交往,也并不少见。这就为我们识人增加了难度。
原因二:生命的动态性、变易性是通过时间来认证的。生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由于外在环境影响和内在心理变化,其思想行为会呈现不同状态,过去很庸俗的人,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的努力,可能会变得很高尚。魏晋时期的周处,年轻时是个地痞无赖,与当地的山中猛虎和水中蛟龙并称为“三害”,后悔过自新,成为将军。
原因三:生命的舒展需要时间。生命是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一个人人格和能力的生成、生长、发展、变化及其表现,是一个渐进的流程,它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人们对他的认识只能是同步的,甚至是滞后的,需要更长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ujiadicar.com/zjjfz/8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