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D
BOT
耦合电感
磁集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5年到目前的第三代,技术迭代的路线很清晰,安功率级逐步替代。但是未使用宽禁带器件(18年左右宽禁带器件可靠性和供货毕竟还处于推广期),TP拓扑的PFC在行业应用中是比较大的创新:使用当前现有的Si器件功率,从控制方案选TCM控制策略实现ZVSZCS,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这个是可以用在产品上的!图1普通版本H公司3kW整流模块图2高效版本H公司3kW整流模块BOT面
图3高效版本H公司3kW整流模块TOP面
MOSFET的选型的等级(Rdson或者电流),决定功率等级,但是从可生产性(工艺)与整机电气性能上进行比较差异就较大。半导体器件对大部分的电源厂家都是公平的,但磁件的结构和设计差异比较大,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但是目前趋势便是如何自动化生产,毕竟CRPS是标品。产品的差异点就是如此:自动化产线有单线可产PCS,有产PCS,平台化之后,细节就决定了效益和市场的竞争力。图4CRPS服务器电源服务器电源,12V输出从46A到A的规格,即W→W功率等级。目前云服务器主力供应商,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均是客户,但是目前国内是阿里云独占鳌头。PFC的技术演进,主要以BOOSTPFC、TPPFC[1]、HBridgePFC架构,由于其需要兼容90Vac输入其体积无法扩大,整体使用CCM居多,单周期和乘法器控制均均有使用。D2D的整体的技术演进,主要还是以LLC或者PSFB的架构,小功率的新设计方案基本被LLC的架构占领,毕竟少两个MOSFET,输出MOS的电压应力也小,SRMOSFET在使用的40V,45V的规格已经在多相BUCK板载电源中完成了成本降级,大功率的类型,PSFB和LLC方案均有使用。LLC大功率的由于没有输出电感,结构集成上比较好处理,但是纹波电流占比始终是问题。两相交错LLC的方案在矿机,CPRS等行业中已经开始逐步推开,当然还有三相HBLLC的架构也逐步开始下沉,毕竟功率密度的需求,以及电源厂商的Roadmap会不会继续演进……下图中图5~图7是近几年,半导体厂商新演进的高压mosfet的封装技术,图5是有近10年历史的ThinPAK封装依然是SMD高压Mosfet中的骄子。单封装的大容量化是半导体工艺器件的本身迭代,但有一个相同的方向:可以使用自冷散热的方案,散热面可以自己选择,置于PCBBot面?通过ThermalPad压接到外壳进行散热,图5InfineonThinPak8*8Pakage(HVMosfet)
图6NexperiaCCPAK*12(HVMosfet)
图7InfineonThinPak8*8Pakage(HVMosfet)
图8的图组中是英飞凌转载请注明:http://www.bujiadicar.com/zjjsc/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