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经常有新闻报道人猝死事件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找上自己
越来越多深圳人走出家门进行锻炼
清晨和傍晚都能看到慢跑的人
但原本为了身体更加强壮健康的运动
如果注意不当也会引起猝死
就在昨晚,深圳又有跑步的市民
在运动中突发心梗
锻炼途中突发心梗
爱心跑友合力救援
5月17日8时许,在深圳市体育馆
42岁的孙先生跑完4公里
正在做平板时突发心梗
心跳呼吸骤停
据深圳市体育馆物业总经理周海介绍,昨晚,保安王震宇在巡逻时,发现突发心梗的孙先生。
接受过急救培训的王震宇立马去拿AED,同时通知保安班长和同事维持秩序。同一时间,跑友张国防、边岐和易李霞也加入了急救队伍。
张国防
当时我刚刚跑完步,正在和我的教练边崎交流。发现孙先生倒地后,边岐一边按压孙先生胸口,我一边为孙先生作人工呼吸,一起做心肺复苏。边岐按累了,就换我上。
我经常参加跑步,听到过跑步突发出现心脏问题这种事情,所以特地去学了急救。看到有人倒地之后,赶紧参与救人!
易李霞
几分钟后,医院规培医生卢秋敏,医院放射科医生梁建乐赶来,加入了急救。
抢救中,孙先生一度没有心跳,但在AED和在人工心腹复苏的联合抢救下,孙先生恢复了知觉,但一直没有苏醒。很快,医院救护车赶到现场,医院抢救。
热心跑友通力合作
最终成功挽回孙先生生命
保安巡逻发现男子不适,爱心跑友轮流上阵抢救
医院急诊科医生表示——
“孙先生发病后前四分钟的黄金抢救十分及时,不然后果不堪,也许有生命危险。”相关案例已有不少
市民锻炼需注意以下几点
孙先生是幸运的
遇到了一群及时把他
从“鬼门关”拉回来的爱心跑友
但过往有很多案例告诉我们
剧烈运动后猝死频发
请一定要量力而行之
▼
●年7月28日,南山区一名49岁男子今早在白石三道与沙河东路交汇处附近跑步时晕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年7月10日,在深圳大运中心,一男子在运动时突然倒地不起。路人发现后对其进行心肺按压、人工呼吸等抢救,但遗憾未能出现奇迹,男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以下内容,一定要重点阅读)
猝死是什么?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近年来
心脏骤停/心梗/心脏性猝死
越来越年轻化
运动猝死事件时有发生
如果你患有以下疾病
那么锻炼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
▼
1●心脏相关疾病
和心脏相关的疾病,例如风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患者,都是不适合剧烈运动的。
因为剧烈运动时心脏负担会大大加重,致使有病的心脏不能承受,加重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存在极大的猝死可能性。
但是心脏病患者完全不运动也不行,要注意运动强度,选择较缓和的运动,走路、慢跑、太极
2●哮喘
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容易诱发哮喘,称为运动诱发性哮喘,或称运动性哮喘。临床表现有咳嗽、胸闷、气急、喘鸣,听诊可闻及哮鸣音。
哮喘病人如果运动量过大易使心肺负荷过大,导致心率过快和肺过度通气,反而容易诱发哮喘或加重缺氧。
3●甲亢
甲亢患者基础代谢率及耗能比常人高,过于剧烈的活动或体力劳动,会增加患者耗能及心脏负担。
长跑这种高耗能的剧烈运动,是绝对禁止的。
学会使用这个“神器”
救活率高达90%
细心的小伙伴一定发现了
在这次的案例中
一个“神器”频频出场
它就是“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是什么?AED是英语缩写,中文翻译为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全自动、易学易用,可供非专业人士经过训练使用的急救设备。
▲AED国际通用标志
它块头不大,但作用很大,能使突发心脏骤停的患者在第一时间、第一地点接受体外除颤,实施心肺复苏。
深圳市体育馆物业总经理周海介绍——
体育馆去年安装了11台AED,深圳市急救中心来给体育馆全体职工做了急救培训。这是深圳市体育馆AED安装以后,第一次派上用场,整个过程不到13分钟。
多亏了有AED
还有大家专业有效的抢救措施
为孙先生后面的抢救和赢得了时间
深圳市急救中心专家表示,在心跳、呼吸停止的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技术,在这一时段成功率为50%,因此也被称为“黄金4分钟”。
如果在4分钟内能用上AED,救活的几率高达90%。并且AED就是一台傻瓜除颤器,是提供给完全没有医疗背景的人士使用的。
年,台AED已陆续安装在地铁、机场、养老院、体育场馆、高校等人员密集地公共场所,以及深圳交警铁骑的摩托车上。
深圳地铁集团所属的地铁站,已做到“站站都有AED”。
截至目前,公众使用AED抢救病人17例(养老院7例,机场3例,地铁2例,火车站1例,游泳馆1例,酒店1例,体育馆1例),其中4例院前抢救成功。
这么多台AED,真要急救使用时
怎么才能找到最近的那台?
别担心,“AED地图”能帮你!
打开“腾讯地图”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