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画
之
外
从疫情以来,就没与陈宏伟老师见过面,今天再见他时感觉他又清瘦了些,头发又打理了一下,很是精神的样子。在“阿宁蛮书画院”坐下来开始,他给我们倒上两杯茶水,就点上了香烟,拉开了话匣子,在烟雾袅袅中揭开往事的封印。面对着四周墙上悬挂着的书画作品,我们安静地听着,时不时插上几句话,不知不觉已至夜深。
陈宏伟,开远市书法家协会第四任主席。今年60岁有余。我们称他为“师傅”、“陈哥”,是我们在书画道路上的引路者和老师之一。
1
“球花子”成了“修车匠”
d
e
t
a
i
l
s
ORANGE
少年时,陈宏伟痴迷于篮球,在别人眼里,他就是个“球花子”(花子,本地话,意为特别痴迷于某件事)。他原地起跳可达1公尺,爆发力强,技巧也好,学习之余大多时间都在打篮球。一次偶然的机会,队友们发现他的双臂伸开可达1.85米,超过他的身高1.73米,而且他的手指长、手掌大,单手抓球都是稳妥妥的。上三步篮时,可以连过三人,像是“飘”着打一样。年高中毕业后到开远羊街乡红土寨下乡。年年底逢“云贵川贫下中农篮球调赛”,他们代表开远大庄公社参赛,球队里有3名知青,都是铁中的球友,其余是贫下中农队员。从县里初赛的第一名,到红河州赛的第一名,再到昆明参加比赛,当时已是年2月初,昆明相当冷。省体工队的教练在红河州看过他们打球,才到昆明就要他们与省体工队二队打一场,后来考虑到他们疲惫不堪,改为第二天打,结果省体工队输了25分。调赛打响后,陈老师他们连连获胜,却输了一场最不该输的比赛,本来占据50:25压倒性的优势,最后3分之差以第五名的成绩惨淡收场。
年参加高考,陈老师一直想考体院,那年文化分考了分,当时是录取,但因不知道要加试体育,等知道时已来不及了,终成为一件憾事。也是因为球的缘故,年招工时从分配到自来水厂再改分到县车队。在县车队,负责做汽车货箱,做了三个月,之后学习修理发动机。当时没有什么书籍可参考,只得到坐小火车到昆明买书,在小西门新华书店买到一本工具书。三年的修车学徒工,年转正。他说,从小父亲就教育我们手上要有一门技术,“天干三年饿不着手艺人”。后来,他参加了首届云南高级汽车发动机理论培训班三个月的学习,多人学习,摸底考试仅7人及格,他就是其中的一个。这次学习,让他修理发动机的水平有了极大提升。在县车队修车修了6年,他的技术出类拔萃,在汽车修理上有独到之处,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他毫不遮掩地说,他修理发动机当时算得上“牛”呢,但当时车辆种类少,也只修理过解放牌的车。那时,修车结束就打球,还与县车队同时参加工作的女青年相恋了,结婚前用三个月时间自己打了一套家具,日子过得充实而有节律。
那个时候,他的包里就装一张白纸、一支钢笔、一条钢卷尺。工作有空闲时,就写写画画,钻研技术。他动手能力极强,对感兴趣的事他都要试一试。他说,高中毕业时因为看到二姐夫做家具,他自己也就跟着试了试手脚,第一个作品是给三姐打的床头柜。直到今天,从家居花园设计、制作,到“阿宁蛮书画院”的一些陈设物件,都是自已动手来做。“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在缓缓的叙述中,我们能感觉到一股强烈的自信,把什么都做到最好就是工匠精神,善于总结、善于发现、大胆创新,这就是他在书画道路上打的最夯实的基础吧。在“匠气”之外,又能感受他的浪漫与感性。
2
寄情书画
d
e
t
a
i
l
s
ORANGE
寄情诗画
人的境遇无不被未知的明天和无奈的抉择钳制着。年、年该是他人生历程中波云浮动的两年。当时体制改革,县车队与总站合并为滇东南汽车联合运输公司,县车队成为公司的第17车队。年春节过后,他从车间调到办公室任文书兼劳工员。年,三天三个调令,最终从市工交局调到市供电所。与他同时调走的还有3人,他和一名队友调市供电所,另两人调市汽车配件厂。他们一直在打球,三个月后才到供电所报到上班。当年10月供电所改制,成立开远市电力公司,公司办公室有7人,他任文书。年全省首届电力系统篮球比赛在大理举办,市电力公司全州比赛第一名,大部分主力队员组成州代表参加队比赛。当时他因参加成人高考,没能一起去大理,谁知第一场比赛就输了。加急电报来了,邮电局副局长送到家里,他只好坐夜间火车到昆明再坐班车去大理参加比赛。年9月,他任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兼办公室主任,年3月到个旧电力公司任副总经理。不打麻将不喝酒的他,工余时间重拾书法与画画,心灵得以皈依。
之所以简单记录陈宏伟老师的生活轨迹,是因为审美一定是与阅历修为有关。书法,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充满生命灵性,是生命的活力的体现。他17岁时学习绘画,32岁时开始学习书法。年7月份高中毕业后赋闲在家。之前一直在学校打球,但闲着总要学点什么,于是踏上了绘画之旅。一开始是自己画,但文革时期书店里也找不到绘画的书籍,只有黑板报的美术字、小画书,特别是样板戏的小画书。他说记得其中有一本《智取威虎山》的线条质量很高,很清晰,于是就依葫芦画瓢,学习线描画。画了一段时间后,他的三姐领他拜访了一位在14军专业绘画的唐干事。之后大约三个月的一段时间,每周六晚上他都会将自己的习作拿给唐干事指点。一次去交作业时,看见唐干事在刻板画,让他对画画又有了新的认识。当年9月份到开远红土寨下乡前,他找到了王洪泰老师,王老师把一本苏联出版的关于素描速写的书借给了他,让他十分兴奋,也很珍惜,用了一段时间把书上的示范作品全部用碳素笔画了下来,特别是人体骨骼图,他回忆说这算是对绘画理论认识的真正启蒙了。下乡当知青时,他利用作枕木的边皮废料制作了一个小画板,继续练习,但画的时间并不多。尽管如此,他喜欢一个人坐在田埂上发发呆,尤其是在炊烟升起的时候,静静坐在田埂上。恢复高考时,他还考过一次美术学院。
年他参加了市书协,年接王洪泰老师的班,任市书协主席。“书画都要靠感悟,要体现质感,不能受规矩约束。要多看多领悟,博取众家之长,然后再来写、再来画,千万不能做复印机。”他说练习书法时一般看帖多,写得少。写书法就要刻印章,第一枚印章就是自己刻的。夜深人静时,刻印章时能听到刻刀与石头相触发出的声音,就像先人站在身后指点自己。他坦言,重新拾起画笔学习国画是在学习书法几年后,觉得只学习书法有点枯燥。
书画来源于生活,书画也是靠学识修养“养”出来的。作书画,一定要对生活细节有揣摩、领悟。他一直告诫我们说,有时间时,一定要多看字帖。临帖前一定要读懂帖,比如说起收用笔、用墨浓淡、字间关联等等,还要分析帖写成的年代、了解作者经历,而不是一来就写,至少是一个星期以上的读帖。要背帖,不断地重复练习,之后才有创新。书画的关键就如同参禅一样,要“悟”。他认为,在学习前人基础上的书画创作,一定要胆子大,但必须是有准备的胆子大,不是瞎冲。寻常生活的东西会影响一个人的书画创作。审美、修为来自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心去对待生活。他感叹道,当初创作“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幅画时,就是受到一部古装电视剧的启发,那年快过中秋了,看到剧里的一个场景,感觉自己突然读懂了生活,禁不住泪留满面,于是创作了那幅画。“如果一味地按教科书的条条框框来,就缺乏灵性了,书画就是要从无法到有法,再由有法到无法,要有自己的风格。”时常,他为了画一块青苔、一条水印,就要去认真地观察水边石头上的青苔、老墙上经年的漏痕。
3
“师傅”
d
e
t
a
i
l
s
ORANGE
陈老师告诫我们,学书法一定要学绘画,二者相辅相成,把对生活细节的认识和把握用在艺术中。前年吧,想着要学篆刻,他还送了我一本《正反篆刻小字典》。时常听杨姐姐说,如果没有师傅的鼓励和鞭策,她也不可能坚持习书学画至今。杨姐姐还说,按理说应该叫“师父”的,可他的年纪才长自己几岁,权且叫师傅吧。师傅有点拽,但拽得有底气,他就是个多面手,样样会,打球、打家具、修车、盖房子,写字、画画、刻木板、刻印章,买菜、做饭、领娃娃,偶尔还写点煽情的小散文。
市书协人才很多,会员个性脾气也迵异,需求不尽相同。任市书协主席10年来,他总是尽心尽力,用自已的人格魅力团结和引导好会员。市书协每两个月有1次集中学习交流活动,一年就有6次。针对会员需求和对书法作品创作提升的要求,制定全年活动方案也是颇费心思。譬如:现场创作交流、书画用印、名家书法临摹、创作布局章法等方面,指定市书协里的老师给大家作讲解和精心指点。陈老师个性爽朗,为人耿直,直言不讳,却又充满了善意和鼓励提携。对我们这些初入门的爱好者,他常常是培养我们的自信心,鼓励我们要敢于在大庭广众下写字,锻炼我们的勇气和定力。
在他的支持和带领下,市书协热心参加公益活动。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社区、企业等的“送春联”、“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把书法艺术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既推广了书法艺术,又让群众们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享受。特别是在写春联进社区等活动中,他和其他老师一站就是一个上午,他说,“大家喜欢就好,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播。”而在春节前,这样的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往往一排就是好多天。
书画同源相融。陈老师总结走过的路,“一天吃一碗米,但如果每天往外抓节省一把米,几天之后就多出了一碗米了。”“书法的沙笔、涩笔,与木匠用的推刨推木头一样,要用力向下压着推出去,因为木头是有阻力的啊。”书画便是如此,积零成整,才能获得最终的提升。最近,看陈老师发在群里的书画,感到有很大的变化,书法笔法更见老辣,而画画又见活泛了许多。其中一幅滇越铁路山洞的国画,兼工代写,山石的粗砺与米轨刚劲刻画得细腻生动,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
妙悟者不在多言。学习书画,更多时候就是一个接近“道”、参悟“道”的过程。“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唯有通过精神的提升。”陈宏伟老师的日常,“无聊之时”都是书画,常常写画到鸡鸣。
真诚感谢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jiadicar.com/zjjfz/5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