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社会对“企业家”的评判都存在一定误解,企业家不能简单粗暴地与社会财富、地位等画等号,也不是所有做企业的人都能被称为企业家。
什么是企业家的特质?很多人都给过不同的答案。
巴菲特将企业家称为“outsiders”,可以理解为“异类、另类”,认为他们即便不是天赋异禀,也绝对属于特立独行之人,他们敢于不走寻常路,敢为人先。
宋志平认为,企业家的特质就是6个字:创新、坚守、责任,相信企业家是那种对成功充满渴望、在困难中百折不挠、胸中有家国情怀、永远面向正前方的人。
彭凯平提出,优秀的企业家都具有强大的心理韧性。
从这些解读中可以看到,企业家不仅仅是经营企业的专家,同时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家,更多的还是一种精神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的企业家,能够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承担风险,并不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只有符合这种状态,才能称之为企业家。
《焕新:刘永好和新希望的40年》一书对刘永好的创业历程进行了深度的剖析,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立体而丰满的企业家形象。
01
第一个维度:
坚守实业,长期主义的胜利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前董事长、CEO高德威在《长期主义》一书中说,在充满挑战的时代,真正的长期主义者会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jiadicar.com/zjjsc/1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