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经理 >> 总经理权限 >> 正文 >> 正文

越管人心越散,绩效考核错了吗

来源:总经理 时间:2023/1/20

A集团公司区域总经理王总最近很着急上火,去年的年终述职让他感觉危机四伏。

区域公司整体业绩在集团倒数,但是令人震惊的是,各职能部门提交上来的年终总结里,都说本部门在集团职能条线考核排名前三!另外刚结束的经营分析会暴露的问题更让他困扰不已:

1.部门墙严重

部门之间推诿情况特别多,业务部门也发牢骚,出去打单需要部门间协同的时候叫不动其他部门的人,理由往往是他们也要忙于自己部门的绩效指标和工作。

2.工作分配难平衡

项目经理们挑肥拣瘦,不愿意接难度大的项目,大项目都要靠他亲自强行安排。

3.拓展内部恶意抢单

拓展人员发现在经营例会上汇报了储备商机后,下次与客户对接,发现公司内部其他团队不打招呼直接接洽了客户,客户对公司的品牌和内部管理很怀疑。

4.管理人员不培养后备

管理者都是从各部门的优秀骨干中提拔上来的,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资源贡献出来,更不用说分享经验和培养后备。

王总痛下决心,一定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经过多方调研和谈话沟通,他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出在了公司的考核机制上:

1.公司内部考核分到个人,除销售部门外其他部门只为自己部门的考核指标负责,与公司目标毫无关联,年底绩效和激励都跟自己团队/个人的绩效考评结果挂钩;

2.项目总的考核与项目利润强相关,项目的难度受各种因素影响,接了有难度但利润不高的项目,年底考核就会吃亏;

3.拓展人员实施提成制,考核只跟个人业绩有关,掌握的资源一不小心泄露出来就会被抢走;

4.公司每个人都有个人KPI,优秀骨干们都担心带出来徒弟饿死老师傅,所以都不愿意分享经验。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呢?王总花了两周的时间,与公司内外部的绩效专家进行了多轮次的沟通,确定了解决方向:

站在公司利益角度出发,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为了集体利益,一切的分工是为了让组织和个人能更高效地实现公司的利益。集体意识与个体意识发生冲突时,个人的利益需要建立在不损害公司核心利益的基础上,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石。

具体的解决思路就是引入团队绩效,避免聚焦于个体业绩和奖金的精力分散和内耗中,一切激励的出发点是团队总体目标的实现。

走向团队绩效

团队绩效就是公司全体员工把公司目标、团队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的实现作为首要任务,公司对员工的激励要以公司目标和团队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的实现作为首要依据,从而帮助公司塑造组织能力,持续做大利润。

在不确定的时代,目标的灵活性成为常态,内在动机成为驱动员工的根本动力,对于绩效结果的衡量也应该更加多元。在大家痛恨绩效考核的时候,问题不是出在绩效本身,而是绩效过度。

走向团队绩效是大势所趋,那么究竟如何实现团队绩效呢?

企业可以通过构建先公后私的团队、强调团队共同目标的达成、战略指标和工作计划的分解、赋能式绩效沟通与辅导、人才盘点、利出一孔的激励分配、团队导向的文化塑造等,形成强大的组织凝聚力和生命力,保证组织能力持续提升。

通过选人打造先公后私的团队

绩效的高低在选人时就已经决定了。选择人才如同选择种子,种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产出。要实现绩效成果的最大化,需要在一开始就选择具备先公后私素质的人才。

先公后私的人具备团队精神、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能够主动自发地推动团队目标的达成,他们能够围绕公司目标深入思考自己的工作应当如何开展。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当具备更多先公后私的团队成员时,团队会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jiadicar.com/zjlqx/11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