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专业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除了具备专业能力、财务能力和业务能力的三项基本要求之外,还应当具有“上善若水”的人格修养。
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具有优秀做事的能力和做人的素养。郭朝刚结合多年实践和管理教学经历,将个人对于“上善若水”人格修炼的感悟书写成文,分享给诸位。
做事能力主要是指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经营业务以及具备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这是将事情做好的基本前提。做事者追求的是效率高和效果好,一般意义上,我们通过四个要素总结,即在交期内数量多、质量高、成本低等方面达标或超标。
做人能力主要是指优秀的人格修养,体现在诚信、合作、爱国、守法、敬业等基本价值观。结合本人对于国学文化的学习与思考,提出: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具备“上善若水”的人格修养。
什么是“上善若水”?
本义:最高的善像水那样(善利万物而不争)。
出处: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读:用水之特性来比喻具有高尚品德修养者的人格,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样具有三性:一是贵在柔,二是处在下,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之相争。
郭朝刚认为:自然界中的“水”具有“液态、气态、固态”三态之分,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从三方面进行自我修炼,具备三种修养。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其一,水的液态,是流动的江河湖海。其基本特性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从小溪流汇聚成大江海。海之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水滴石穿”的故事告诉我们毅力与坚持不懈终会成功,因为许多事情是“剩者为王”,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一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日积月累地学习与修炼,不仅在学历教育上继续求索,而且在职业技能上持续升华。唯有我们循序渐进地实践与完善,戒骄戒躁,具有谦虚的品格和自强的精神,方可修炼成为卓越者。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其二,水的气态,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其基本特性是由水升华为气,飘在空中形成云。人生际遇,许多时候往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做人的境界要高,志存高远脚脚踏实地方可有梦圆之时。书法之中讲求“行云流水”意指潇洒飘逸之态,人生亦复如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高明之人,风生水起,正如云之形态,洒脱自然,大道至简,行善积德,看淡名利,修得一颗道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其三,水之固态,是严冬之时的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冰的基本特性是坚韧的刚性。其实水之至柔,亦可至刚,在于其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水之形态亦发生改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当人们在艰难困苦之时,历经磨难,读书做事、识高人悟思想,终能成事。
这使我联想到管理学中关于冰山素质模型,其核心有两点:1、人类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技能只是冰山的一角,决定一个人综合素质关键在于冰山下面的价值观、自我认知、角色定位、态度和动机。2、冰山以上相对好改变与提升,冰山以下部分,相对难以改变。
在正常情况下,大家的能力相当也是较难进行区分胜任素质的,只有在临时突出的事件中方可显现一个人的本质与能力水平的高低。人若成事,一般需要具备智商、情商和逆商。其中逆商,以冰之特性而视之,对于天降大任之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增益其所不能。
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从优秀到卓越,“上善若水”的修炼,既是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专业修行之旅,又是一场“水到渠成、行云流水”的求学悟道之途。
本文作者郭朝刚:奇哲创始人、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管院客座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jiadicar.com/zjlqx/12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