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但多次在管理层人员安排上“跌跟头”的安华农险却一直在为此买单。
近日,银保监会公布了一张“银保监罚决字”的罚单,直指安华农险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从行政处罚决定书看,银保监会点出安华农险的两大合规“漏洞”,一是在管理层的任命方面,跨越监管规定的“先报告后履职”,指定临时负责人未报告;二是在向监管提交的报告中存在“虚假”问题。
虽然就监管提出的违规问题,相关人员及安华农险提出了申辩,但在监管复核后,安华农险的违规问题依旧难消。
为此,银保监会决定对安华农险及两任董事长合计作出罚款14万元的处罚。虽然14万元不多,但正是这一纸罚单揭开了安华农险那些年的管理层伤疤。
人事变动“过山车”
总经理两年悬而难决
作为一家成立近17年的保险公司,安华农险这些年过得并不安稳,尤其是在公司管理层方面。
众所周知,安华农险的董事长、总经理的选拔与任职总是充满“戏剧”色彩。不是“突飞猛进”,就是“跌落低谷”。就连此次银保监会开出的罚单,也指出了安华农险在管理层任职方面的游移。具体来看:
·年9月4日至年12月27日期间,安华农险时任董事长李富申行使总经理职权。
·年1月3日至2月14日期间,安华农险时任董事会临时负责人张韧锋行使总经理职权。·年8月16日至9月23日期间,安华农险时任董事长张韧锋再次行使总经理职权。银保监会称,上述期间董事长、董事会临时负责人实质上承担了经营管理层临时负责人的职责。但安华农险未就其指定李富申、张韧锋担任经营管理层临时负责人的决定向监管部门报告,且李富申临时负责时间超过监管规定的3个月,张韧锋前后两次履行经营管理层临时负责人职责。
总经理人选难落定,但职权“左右交移”,足可见安华农险管理层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回顾以往安华农险的人事变动,出现这样的问题,或许可以说是不足为奇。
据悉,自年5月刘志强因涉嫌内幕交易、挪用资金等闪辞安华农险董事长一职后,此后的安华农险在管理层上就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人员调配”:
·年5月11日,原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李富申升任董事长。
·年12月27日,李富申不再担任董事及董事长职务。·年2月14日,张韧锋卸任总经理一职,转而担任董事会临时负责人,代行董事长职责。·年2月14日,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总精算师周县华担任经营管理层临时负责人,代行总经理职权。·年6月26日,张韧锋正式担任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年9月20日,周县华不再担任经营管理层临时负责人,张韧锋兼任经营管理层临时负责人,履行总经理职责。突然晋升又突然被免,期间总会不时传出“排挤与被排挤”的传闻。但内部到底如何,从安华农险过去几年的人事变更看,或已看出些端倪。
几位高管总在总经理职务旁游移,时近时远。从目前安华农险的管理层看,总经理依旧未定。曾经传言要离开但后来又传言要上任总经理的周县华,依旧是副总经理。
屡屡踩线被罚
合规经营尚待加强
除人事任命方面的违规外,安华农险在提交监管部门的报告中也被指出存在虚假记载行为。具体表现为:
安华农险于年5月6日向银保监会报送的《年度公司治理报告》中,对第四届董事会第七十五次会议部分独立董事表决和发表意见情况的记载与董事会会议记录不一致,且报告记载前后存在矛盾。
无论是指定临时负责人未报告,还是在向监管提交的报告中存在虚假,都反映出安华农险在公司治理方面需要强化。具体因何“不一致”尚不得而知,但至少可以说明内部的不和谐声音尚存在。
作为一家成立时间较久的保险公司,尤其是专营农险的公司,安华农险在中国保险市场上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在描述未来愿景时,安华农险也以“打造中国第一农业保险公司”作为目标,希望“安农安天下”。
但从现实情况看,屡屡踩线监管规定的安华农险似乎并不安。
资料显示,安华农险多家分支机构因各种违规行为被监管点名处罚。例如,年9月,安华农险兴安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被内蒙古银保监局处罚20万元;年7月,安华农险吉林分公司所属农安支公司因套取养殖险防预费用向农户支付现金被吉林银保监局罚款50万元,并责令停止接受农安地区养殖险新业务1年,相关责任人撤职等。
看来,在合规性经营上,安华农险还需要下更大功夫。
增资之路非坦途
大小股东意见不合?
说起安华农险,其增资的艰难也一度引起了行业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jiadicar.com/zjlqx/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