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总经理 >> 总经理职责 >> 正文 >> 正文

会说话的中文打字机第26期解放书单

来源:总经理 时间:2024/8/7
        

有“赛博丁真”之称的b站up主何同学最近推出了一期视频,题为《我们做了一台中文打字机》,点击量已破千万,火上热搜。这期节目中,何同学和他的团队试图复刻林语堂发明的“明快打字机”。这台诞生于76年前的打字机有多厉害?“上下形检字法”已具备现代输入法雏形,有让何同学望而兴叹的精妙繁复的机械结构,更能打出整整9万个汉字。

如果看完何同学的视频,你意犹未尽,还想了解更多,可以阅读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教授墨磊宁的这本《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这本书第六章里,便有林语堂设计“明快打字机”的详细思路、具体描述,还有摘自史料的生动故事。关于“明快打字机”的设计,墨磊宁形容说,它类似于行星运行系统,包含类似于恒星、行星和卫星的结构。其中,充当卫星角色的是一系列八棱柱状金属棒,每一条的表面都刻有汉字和部首,其长度可供每排容纳29个汉字或部首,8个侧面则一共可以容纳个……整体设计结构总共包含了43个独立转轴:36个金属棒的卫星轴,6个更高级别滚筒套件的行星轴,1个最高级别滚筒的恒星轴……

此处不再详述“明快打字机”复杂的技术原理,事实上,当何同学力图在视频里解释这套技术体系的时候,已经引起了众多网友的惊呼。本书不仅记载了林语堂倾注30多年心血倾家荡产研制,却因造价昂贵和时代战火无法量产,原型机也不幸丢失的“明快打字机”,还记录了一个世纪以来技术英雄们对中文打字机的各种尝试以及“中文打字法”百年来在全球的尴尬处境。

同样关乎文字,比起光芒四射的名家名作,打字机这个技术领域小众而罕为人知。读这本书之前,相信大多数人对这个话题知之甚少,但书中记载的人们和他们的成果非常重要。书中以各种生动事例告诉我们,汉字文化圈是如何长期“被另类”于全球文明之外的怪异文化之列。

19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革命席卷西方,打字机不仅是时髦的书写工具,更是现代性的象征。打字机问世后,工程师们通过改造原始英文打字机,将众多字母文字纳入打字行列,却无法攻克中文打字难题,将包含上万个汉字的中文引入以只有少量字符的字母文字为基础的技术领域。最早的可批量生产的中文打字机只存在于大众的想象中,它出现在媒体和影视作品中,出现在流行文化的舞台上,特点多是庞大、笨拙、低效,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机器,而是一种文化的形象,目的是体现以汉字为基础的中文书写在技术上的荒谬感。很多的西方学者,在将字母文字神圣化的过程中,提出了各种对中文的批判。正如书中所写,“随着时间的推进,中国似乎将要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打字机的国家。年的一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存在中文打字机’……而且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不可能存在中文打字机——这种情况被中文的批判者所利用,他们希望将汉字整体废除……”

文字的承载方式对文化传播、文明发展影响巨大。如果废除汉字,中国浩如烟海的著作将何去何从?如果汉字始终无法被纳入全球打字系统,传播受限,中华文明又将何去何从?正是如此,中文打字机的发展也是一个世纪以来汉字艰难突围的历史。换个角度来说,本书不但是一本小众领域的史书,也是一本文字技术流史书。一位位深谙中文奥秘又极富创造力的技术咖,是如何发明或改善输入法等技术系统来解构中文,并将之付诸机械化的实践?如果你爱中文,那或许不愿放过这个从独到视角深入理解它的机会,这里有丰富的汉字检索、花式的输入法尝试,有天马行空的文本预测,也有超越时代的人机交互实践……如果你爱历史,那或许不愿错过这次稍有些另类却风景独好的历史之旅,一种独特的视角与历史阅读体验——面对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体会其中精彩绝伦的汉字要素组合方式,这里有令人屏息的创造力与结构之美,也有不动声色的暗流涌动。

正如书中所说,问题不在于中文打字机能否“说话”,而在于当它“说话”时,我们能否听到。

作者系世纪朵云副总经理

《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

[美]墨磊宁著

张明亮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本文作者:夏琦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朱瓅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jiadicar.com/zjlzz/12585.html